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进展 >> 正文

用于蛋白质动力学研究的选择性CPMG和CEST实验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18日 15:11              点击: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结构生物学兴起以来,人们通过各种手段解析了越来越多的蛋白质结构。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发现仅仅对静态结构的了解并不足以解释蛋白质在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因为三维空间的结构仅仅是静态的结构,而在生理过程中蛋白质分子更多的处于运动中,时刻在不同的构像中进行变换,并通过构像的变换来执行不同的功能。蛋白质的运动覆盖了从飞秒到秒的广大范围,其中与蛋白质功能紧密相关的运动,如蛋白质的折叠,蛋白质的相互作用,酶的催化等等一般发生在纳秒到毫秒的量级。核磁共振技术是目前唯一一种可以提供具体的某一氨基酸位点的运动情况的研究手段,传统的CPMG和CEST实验技术在研究蛋白质纳秒到毫秒的运动情况时,需要记录一系列的二维谱,得到目标蛋白质中所有氨基酸运动的情况。但是在目标蛋白质中,人们感兴趣的与功能相关的重要氨基酸往往只有少数,这就使大量的实验时间浪费在二维谱的采集过程中。另外处在构像交换运动中的氨基酸往往会有较大的横向弛豫速率,这使残基的核磁共振信号比较弱,往往需要加大累加时间来获得较高质量的谱,这时采用常规的二维核磁共振方法,往往会使实验时间长到无法接受的程度。

针对这些传统实验方法的缺陷,本中心牛晓刚博士和金长文教授对传统的CPMG和CEST实验的脉冲进行了改进,引入了Hartmann-Hahn极化转移传递代替了传统实验脉冲中的INEPT传递,使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设置Hartmann-Hahn极化转移中连续波的频率来实现对特定氨基酸信号的激发和传递。通过这种方法,将原来用二维谱才能完成的实验转换成了一维核磁谱,从而极大的压缩了实验所需要的时间。同时,由于这种方法进行数据采样时不需要在间接维进行演化标记,使整个脉冲时间缩短,减少了采样过程中的信号衰减,在同样的采样时间中可以极大的提高信号的灵敏度(3~4倍以上),以获得高质量的实验数据。另外针对二维谱上谱峰重叠比较严重的区域,还特别开发了选择性二维实验,使该方法可以用于研究谱峰重叠比较严重区域的氨基酸残基的运动情况。

该工作已在JMB上发表,https://doi.org/10.1016/j.jmr.2018.05.016;并获得北京大学第十届实验技术成果奖三等奖。